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126日,从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传来喜讯,中安联合煤制17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简称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荣获2020-2021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是由中石化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牵头管理、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与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合资共建的中国石化重大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06.3亿元,是安徽省重点示范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煤制17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10万吨/年烯烃催化裂解、35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等九套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该项目于2014825日开工,20171月工程建设全面铺开;2019123日按期、优质建成中交;2019731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顺利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聚乙烯、聚丙烯产品;2021630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早在2014年,中石化项目管理公司接管此项目后,就将创项目金奖列入工程管理总体部署中,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经理为首的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在2017年项目复工后,又同步启动项目创优工作,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于20188月升版发布了创优总体计划3.0版,并及时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宣贯培训,明确创优总目标由创国家优质工程调整为创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国家优秀设计一等奖(SEI);煤气化装置、甲醇制烯烃装置创中国石化优秀设计一等奖;净化装置、甲醇合成装置、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硫磺回收装置、空分装置、污水处理场创中国石化优秀设计奖;动力中心创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优秀设计奖;工程勘察创中国石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在3.0版中还增加了创优过程评价和质量评定内容。在此之后,又多次组织各EPC单位对接创优目标分解计划,分阶段布置各项工作。

在此基础上,公司中安项目管理团队组织各方从设计与施工亮点难点、科技创新、绿色建造、节能环保、综合效益等几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积极申报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挥工程设计的引领作用,绿色建造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绿色建造设计水平评价申报工作是创国优金奖申报条件之一,要求项目设计理念先进,并到达国家级优秀设计水平(一等成果)。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并为成功申报国优金奖创造有利条件,中安项目管理团队在施企协发布2021年度绿色建造设计水平评价申报通知之前,就积极组织五家EPC设计单位成立设计创优工作小组,根据前几年的申报要求提前开展相关准备工作。20213月接到正式通知后,又紧锣密鼓地组织各家设计单位修改完善资料,通过现场会议、视频电话会议等各种渠道建立检查改进机制,并克服疫情影响的困难,在4月组织了中国石化内相关专家根据绿色建造设计水平评价指标逐项进行预评价工作,对各项设计评价资料提出补充完善意见。设计水平评价申报工作于4月底截止,此时项目竣工验收尚未完成,中安项目管理团队一面积极与中国石化专家组沟通,获得理解及支持,一面完成业主后补相关竣工验收资料的说明文件并上报。申报工作迫在眉睫,但设计单位上报的初版资料还有很多欠缺,中安项目管理团队高度发挥主人翁意识,以我为主,不等不靠,争分夺秒组织相关人员加班加点修改完善五家EPC设计单位的上报资料,又见缝插针地积极组织公司财务、技术运行等职能部门以及可研设计单位完善技术、经济、社会等各类效益指标,完成项目可研及运行数据的对口比较及分析,清理并汇总科技成果专利奖项,收集突出各装置亮点的关键影像资料,经过筛选、审核把关,最后形成图文并茂、条例清晰、内容详实、支撑材料有理有据的申报资料。通过公司中安项目管理团队的大力指导及带领示范,该项目于20216月底如期获得绿色建造设计水平评价一等成果,打响了国家优质工程奖项的前战。

2021812日,项目接受了国家优质工程专家组现场复查。公司中安项目管理团队高度重视,团队成员鼓足干劲,发扬铁人精神加班加点,准备了详尽充分的汇报材料,并组织全程跟踪解释答疑,会后又逐条落实专家复查意见,及时汇报整改情况。1023日至24日,2020—2021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接受质询答辩和综合评议,通过初审被确定为2020—2021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候选项目。126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1年会长会议通过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为2020—2021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工程。

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采用IPMT+项目管理部+监理+承包商+质量监督监察管理模式,以打造安全、优质、绿色、效益、阳光和人才工程,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为目标,实行IPMT领导下的项目管理部负责制。自2014年以来,根据中国石化工程部要求,中石化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成建制加入到中安煤化工项目建设,先后派出56人参与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实现了中国石化“3557”管理体系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有效覆盖。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水平,降低安全风险,全面推行焊接自动化预制工厂化施工模块化管理信息化等先进施工作业和管理方法,大型塔器实现穿衣戴帽、塔起灯亮管线通目标。工程质量通过质量第三方和质量监督站监测检验,工程质量数据均达到国家优质工程标准,2019年获中国石化优质工程奖。

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采用由中国石化自主开发,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的“SE-东方炉粉煤气化技术。该技术攻克了淮南煤长期难以高效气化的技术难题,创造了满负荷连续稳定680天、单炉连续稳定运行262天的记录。项目开发的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列入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其高盐废水处理装置是中国石化首套采用零排放技术的废水处理装置,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成功实现了高盐废水的零排放和工业盐的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杭州和利时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OLLiASDCS集中控制系统,实现了核心技术国产化。

20207月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转入商业运营以来,装置生产保持高负荷稳定运行,截至202111月底,累计生产聚烯烃产品102.9万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了安徽省大型聚烯烃工业的空白,为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信息来源: 
2021-12-14